调,且承担运粮任务的是丁九联系的各地漕帮分舵,所以协调任务只能由他这个暂署布政使亲自出面。
除协调粮食外,赵安也就地「指导」泗州方面组织灾民「以蝗为食」,通过油炸撒盐方式使得扑天盖地的蝗虫成为灾民能够裹腹的蛋白质,而不是所过之地寸草不生,令灾情往更深方向走去。
为了让灾民确信蝗虫油炸后可食用,除调集大量菜籽油外,赵安以身作则接连两日带领人员参与捕蝗,并当众带头食用油炸过的蝗虫。
同时要求泗州大小官吏也以身作则带头食用蝗虫,有些官员不肯吃丶不敢吃,结果赵安直接拿出遏必隆刀给他们一个二选一的选择。
在赵安不遗馀力的推动落实下,泗州蝗灾得到遏制,否则蝗虫在泗州境内得不到食物便会向周边凤阳丶滁州推进,那样对这些地区的灾情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由于泗州是江北各地粮食运送的主要集结地,也令同样是重灾区的泗州灾情得到缓减,很多得到赈灾粮的灾民在官府组织下已经开始返回家乡,一直空有虚名的团练制也被赵安利用赈灾粮顺势推行。
赵安计划三天后赶回宿州,且必须带不低于十万石的粮食回去。
朱珪这边尚不知赵安不在宿州而是去了泗州组织协调外地救援粮,仍刻意诱使白莲教裹挟灾民往宿州聚集。
也许朱珪未必真想借白莲教之手除掉赵安,但只要宿州的这把火能烧起来,也能间接达到他的目的。
毕竟,在朝廷眼里,活多少灾民不重要,甚至死多少灾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地方不能乱。
一旦地方乱了,那作为守土官之首的赵安便难辞其咎。
然而,眼看宿州就要点火,他朱珪却成了朱明归来的「朱归」,矛头直指他朱珪才是白莲教幕后之人,甚至说他朱珪煽动白莲造反,这让朱珪颇感冤枉,不知道是谁造他的谣,更不甘就此请辞。
心情郁闷之下对幕僚汪兆兴道:「什麽朱珪便是朱归,明眼人一看便知牵强附会,我若就此请辞,岂不正合了人家心思。」
「东翁,将朱明归来曲解为朱归,从而暗合东翁姓名,学生以为绝不是白莲教那帮人能想到的。」
汪兆兴跟随朱珪时间不长,只有两年多时间,但对朱珪这个东主为人却是十分钦佩的,更知自家东主绝不可能和白莲教勾结。
无它,朱珪都是巡抚了,和白莲教勾结有什麽好处?
这一点朱珪显然也想到了,他真是白莲教的什麽牛八,白莲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