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和包拯故事替王杰开脱。
纪大学士怎麽就突然敢跟和珅对着干了,因为他突然想到要是王杰被革职出朝,那哪天和珅找他麻烦的话,就没人替他说话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
有王杰顶在这里吸引和珅的「火力」,他纪大学士不就轻松的多。
问题是纪昀在朝为官一直是和珅的下级,两人从无利害关系,私下相处也算融洽,怎麽就害怕和珅找他麻烦呢。
原因便在于刚刚烟波致爽殿那本搁在老太爷榻上的《永宪录》。
是成亲王永瑆向老太爷「揭发」纪昀私自删除《永宪录》关于老太爷出生地记录,而和珅一党是把宝押在永瑆身上的。
永瑆一个不太过问事情的亲王为何找纪昀麻烦?
背后是不是和珅的授意呢?
纪昀不知道,但他知道只要王杰在军机处,和珅就无法做到只手遮天,如此就能变相保护自己。
再怎麽说,连新入军机处的松筠都知道替王杰说话,他这个礼部尚书丶协办大学士「见死不救」有点说不过去。
「你说王杰是包拯,那朕不饶他就不是仁宗那样的仁君?」
老太爷微哼一声,面上仍是生气,心里却是想顺坡下驴,给王杰施以小惩一使其自省,二来也让和珅心里舒服些,便冷冷说道:「王杰狂悖侮君,着夺双眼花翎,罚俸一年!」
王杰是有一根双眼花翎的,乃几年前因参与平定台湾有功获赐,并与平台有功的二十位功臣一起被宫中画师画入《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御制画中。
双眼花翎于臣子是莫大荣耀,大清开国以来获赐者不过数十人,现在被夺比罚一年工资还让王杰难过,却只能磕头谢恩,不敢有异议。
纪昀和松筠见状均是暗松一口气,这个结果在他们看来无疑是最好的结果了。
和珅不甘心老太爷又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他的目的是藉此良机将王杰逐出军机处,可不是什麽摘花翎丶扣俸禄,问题是老太爷似知他心思般随手拿起案桌上的奏摺看了起来。
这让和珅到嘴边的话只能生生收住。
「主子,」
李玉将随身携带的放大镜递给老太爷。
老太爷接过看了起来,起先看着虽眉头微皱倒也没什麽,待见了附在摺子后面福长安的蓝批后,不禁将摺子重重拍在桌上,很是不高兴道:「朕让朱珪去安徽是要历练于他,将来要大用的,可这朱珪差事没办好不说,如今倒被人家白莲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