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宗室子弟有个「架子」,为了维护这个「架子」每年要不少开支。
结果就是面子过得去,里子穷得叮当响。
那些没爵位的闲散宗室更惨,有的混的都不如那帮包衣,因此对朝廷不满的宗室子弟大有人在。
三千两银子就算和一起过来的弟兄们分,落在兜中的至少也有五百两,这就相当于庆遥两年半的工资收入,可不把庆遥激动坏了麽。
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赵安看了眼替他做人情的福昌,只微微点头并无他言。
以二人之间的关系,区区三千两也要言谢的话,那这份友谊也太不值钱了。
正欲开口说几句,无非是希望庆遥一行侍卫能和他这个代理藩台保持良好关系,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好,对得起朝廷对得起百姓。
外面却是传来动静,竟是收到风声的凤阳官员们火急火了赶来驿站。
第一个赶到的就是凤阳知府李源,紧随其后的是慌的连鞋子都穿错了的寿春镇总兵丁木三。
一众官员却被侍立在驿站大门的侍卫们给拦住,赵安交待过,未经他允许不得放任何人进来。
黄马褂们给凤阳官员的威慑太大,以致于凤阳知府李源的脸都白了,想打听黄马褂们来做什麽,结果黄马褂们却是无人理会他这个知府大人。
赵安在福昌丶庆遥陪同下来到大门,瞥了眼神色各异的一众凤阳官员,视线落在身穿正四品官服的李源脸上,声音很是平静道:「凤阳府,本官召你议事,你为何不来?」
「这」
李源一时难以回答,其他官员也是纷纷低头,有两个官员见黄马褂们对犯了事的代理藩台十分敬重,心知不妙,不禁埋怨起不让他们过来开会的知府大人。
寿春镇总兵丁木三与藩台没有隶属关系,其之所以没来是因为他是巡抚朱珪上任后提拔的,属朱珪一党。
如此,哪里会来参加藩台召开的会议,况还是个马上要完蛋的藩台。
见李源吱吱唔唔,赵安微哼一声随手一指凤阳同知:「按大清律令,无故不应上官召见如何处置?」
那同知愣住,硬着头皮道:「回大人话,按《吏部处分则例》,无故不应上官者,可由上官向吏部提出议处,或严议,或察议。」
「严议」即加重处罚,「察议」则减轻处罚。
初犯者,一般是扣工资,降待遇。
屡犯者,革职,刑部问罪。
赵安点了点头,忽的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