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名言一出,一下子就让全场一众学子沸腾起来。
「悟空传,好经典。」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这地……」
不只是现场。
直播间内,这一句一出,更是掀起了无数人的热潮。
「当年我就是看了悟空传,然后才看的网文。」
「我也是,哪怕十几年过去了,我还记得这句话。」
「今何在,悟空传……这已经是一个传奇。」
网络文学为什麽值得研究。
倒不是现在研究出了多少的文学价值。
光是能引起这麽多人追读,这已经是一件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陈扬也是点点头。
说起来,他也受到过悟空传的影响。
只是当年他看悟空传的时候,当时还不知道悟空传是网络小说。
等他知道之后。
今何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相信大家对于这句话一定很熟悉,这样的经典的句子,我们可以说,在传统纸质书籍当中,我们很难看到。不是大家天赋不够,也不是大家的才华限制,他就是因为载体的不一样。」
「载体的不一样,这也让作者写出了与之传统纸质作品不一样的句子。或许,连他们当时在写这一些句子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些句子会这麽经典,甚至十几年后,大家仍能提起。」
陈扬并不是天生做理论研究的。
但写得网文多了,看得网文多了,本身他对于网文就已经有了很高的见解。
或者也不是什麽见解。
他就是将自己对于网文的看法说出来而已。
「网络这种全新的载体,让一众写作者们在网上畅所欲言。他们不被传统所束缚,他们想到什麽就写什麽。于是,自然而然,他们就与传统纸质写作区别了开来。这就像当时竹简上写字一样,因为竹简携带的不方便,所以大家在竹简上写作,必然希望用最少的文字,记录最多的知识。于是,道德经,论语……就这般出现了。如果换一个载体,换成网络。我想,道德经可能不是5000字,他会是5万字,50万字,甚至是500万字。」
说到这里。
有善于思考的学子举手提问:「陈扬老师,如果这样的话,那岂不是代表网络写作随心所欲,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这样一来文字不够凝炼,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