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口有五尺多宽,一条手腕粗细的大锁链直垂井下,绷得笔直。
马游击用手试着拽了几下,感觉锁链好像下面吊着什么重物,就让大家搭把手,拉拉试试。
大伙费了挺大劲儿,终于把东西从井里拉了上来,就是这尊玉石像。只是谁也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围着看了半天,都直晃脑袋。看样子像是玉石雕的,无论雕工还是玉质都不像是普通玩意儿,最后一致认定没准这就是当年下葬时的陪葬品。
还没找到墓就有所斩获,大伙都很高兴,先把东西藏好后,赶紧围着井口找墓,打算把墓里的东西弄出来后,再一起弄下山。
大伙以这口井为中心,从包里掏出“寻龙锥”接好白蜡木杆子,分工分点,开始挨排往下打洞取土。
“寻龙锥”是一种探穴取土的工具,和“洛阳铲”相似,但是那阵子还没有发明洛阳铲,而这些人所用的这种工具,应该说是洛阳铲的雏形。锥头是圆尖空心的铁锥,上面可以连接木杆,再系上特制的绳索,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可以轻松地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的土层里,等到把锥子提上来后,在空心的锥头里就会带出一些地下的土来,用以识墓断代。
几个人不停地打洞取土,然后验看铲头里土质的变化,用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终于一锥子下去,带上来一撮“江米泥”既然有“江米泥”问都不用问,这地下肯定有墓。又连下了几锥,最后确定了墓穴的大至范围。
这些人中,马游击和丁老鬼都是打洞的行家,二人脱下大衣,轮流打洞。钢铲翻飞,洞打得很快,天刚刚擦黑时,终于把洞顺利地打到了墓墙外。
金代这个时期的墓葬并没有什么大型的地宫或是耳室,基本上就是一间墓室,大多都是大青石堆砌,深埋地下。正因为这样,墓穴面积小,封土堆不引人注意,再加上又没有地上的建筑,所以相比其他朝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