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万户之名的,还是陶成道。
不过陶成道是远火局的人,他不太可能出金陵,出现在北平,还是格物学院,还干出了飞天的事……
徐达盯着两人,知道他们应该还没接触到最核心人与事,便询问道:“离开大同之后还是去洪洞吗?”
“去北平,永绩伯的命令。”
“北平吗?呵呵,也好,我儿也在北平,你们此番过去,帮我带些东西吧。”
陆北冥、吴鲲自不会拒绝。
徐达打开门,送走陆北冥、吴鲲,回到桌案后坐了下来,左看一眼公文,右看一眼纸条,嘴角动了动:“小子,你还真是阴险啊。不过,我喜欢……”
将纸条丢入火炉中烧为灰烬,徐达对魏平喊道:“传话!”
魏平肃然,准备听差。
徐达咳了声:“就说我徐达背疽复发,命不久矣,将这消息传出去,最好是能传到关外去,对了,让常千里将这消息送出,还有,给朝廷送加急文书……”
魏平傻眼,打量着徐达。
你他娘的说话中气十足,气息稳健,怎么看也不像是命不久矣啊。
徐达转过身:“还有,弄两只蒸鹅来,让我闻闻味道也是好的……”
魏平喉咙动了动:“魏国公,今儿除夕,有大酒肉,要不你改日再病?”
徐达想了想,点了头:“有道理,那就等明日再病……”
金陵。
朱元璋站在武英殿里,看着挂在床头的《大统历》,单薄的只剩下一页,上面是密密麻麻撕去留下的参差不齐的纸头。
刺啦——
洪武十八年最后一张日历被撕下,随后内侍挂上了洪武十九年的《大统历》。
崭新的,完整的,一页不缺地挂在了上面。
等到午夜的鞭炮声响过,内侍将洪武十九年的《大统历》掀开,露出了丙寅年,正月,戊午等字样,上面还有宜、忌内容。
元旦这一日,朱元璋于奉天殿受群臣贺。
与往年朱元璋设宴群臣于谨身殿、马皇后设宴命妇于坤宁宫不同,今年元旦,多出了第三宴,太子朱标于文华殿,设宴款待外戚、东宫官属。
这个动作在大明是首次出现,同时也告诉着文武群臣,朱标的东宫班底,正式登上政坛。
之前是有东宫班底,可总归只属东宫,上不了台面,这些人不能以东宫官员的名义上朝奏事议事,但从这一天开始,东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