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的脚不沾地,人不归家。”
\n
“别的倒好,是乾元楼的园子,近几年只供天家小住,底下也就没兴师动众废土木。
\n
突而说要赐宴百姓以示君恩,工部和礼部都盯着,砖瓦门墙,少不得要翻修一些,以免失了天家气度。
\n
承哥儿几个本是在家的,我想年岁尚小,无有大妨,本该跟着一道儿相迎,只是前几日,范中书家里头遣人递了帖子与郎君。
\n
说是元宁年间去游山历水的安乐公归京,得范中书家里邀请,在私院授课讲学,短则十来日,长则二三月,凭公喜好。
\n
良师本就难求,何况是范中书家里人情,郎君这便着人将几个哥儿都送过去了。
\n
中书家里小郎君本与承哥儿几个年岁无差,有幸同门,是再好不过了。”
\n
崔婉瞧着桌旁一众女使和停云二人,絮叨将宅子里事说了个大概。
\n
寻常子弟,多入公学,官宦人家,各有私塾,几个常来常往的望族往往会请名师往各宅子里轮流授课,好将家养小儿早早聚在一处。
\n
现任中书平章事范瑀,是原礼部尚书,和谢家老爷子同在礼部,现儿个能维持着情谊,是极好的。
\n
“确是幸事。”谢老夫人答得一句,“晚间可还归家?”
\n
“郎君思量三五日回一次即可,早去晚来,再遇上个风雨,平白耽误工夫。”
\n
“也好。”谢老夫人看向桌旁,“就几个小娘子陪着清净,索性是冬日里还没往各处走动过,咱们也寻个园子,带上底下,开炉去。”
\n
“阿家有此心最好了,我晚间便交代底下备事,热热闹闹的聚个席来。”崔婉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