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方式的优势是实时性强,无需编码,观察员可直接口述目标坐标和炮击修正数据。缺点是受限于钢缆长度——通常不超过一公里,且气球移动范围受限!”
\n
“洼地里的气球里的电话,都没有接入电缆……所以电话咱们用不了,就是个摆设。”
\n
赵长野一边说着,一边已经把眼前的观测仪组装完成。
\n
他的指甲刮过测距仪黄铜外壳上的霜花,六角形的冰晶在指温下碎裂成水珠。他屈起左腿抵住吊篮壁,将昭十二年式测距仪的基座卡进柳条缝隙——这是十分钟前他发现的最佳固定方式,比鬼子原配的钢制卡槽更能缓冲气流颠簸。
\n
“老胡,保持正北朝向。”
\n
他没抬头,声音混着柴油燃烧器的轰鸣!
\n
“陆言同志,拔高热气球,高度阀维持在二百八十米。”
\n
胡连庆的靴跟碾着尾舵操纵绳,麻绳纤维在冻僵的脚底发出细响。
\n
林彦左手攥着高度阀转轮,右手按在赵长野肩头——这是他们刚建立的平衡系统,通过手掌压力传递吊篮倾斜度。
\n
而赵长野,则一手操纵着测距仪,另一只手攥着一只铅笔。
\n
测距仪目镜里,最先锁定的是早已发现的第一炮兵阵地。
\n
三十六门火炮的炮管在冬日下泛着蓝光,像一片钢铁芦苇丛。
\n
“是大口径榴弹炮,应该是三八式一零五毫米野炮……”
\n
赵长野的瞳孔微微收缩,食指轻拨放大倍率调节环。
\n
八倍放大的视野里,炮位间距精确到米!
\n
“这种火炮的最大射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