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是协助珞珈山实验室高空间飞行器,然后负责保障集团其他业务的航空动力,也没让他们研究整机啊。
「是这样的。」
谢超文娓娓道来。
「我们在进行动力技术储备的时候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发动机的概念。」
「两侧是火箭发动机,中间是吸气式发动机。」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发动机在中高速条件下具备6G稳盘过载的能力,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所以我们更好了一个原型机,准备实地测一测。」
陈晨听着介绍,接过谢超文的项目概览。
他发现这套发动机的核心一一吸气式发动机是中空构造,不由得心中一震。
「怎麽说?你这还是个爆震的路子?」
谢超文有些臭屁:「算是吧,具体还要试飞再说。」
其实这也是动力实验室的意外之喜。
他们在研究组合动力的同时,突发奇想,另支出一条路线。
起初只是两三个人在负责,可越往下延伸,觉得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单独分离出一个实验室。
直至今日,谢超文觉得这个方案有很高的可行性。
他解释道。
「我们以公司的B22为无人运载平台为基础,进行了一些改动。」
「配合这台发动机的特性,搞出了一台试验机。」
「现在停在一号机库,项目代号为B22改。」
陈晨目视远方的一号几乎,觉得谢超文可靠的不行这是正经八百的花小钱办大事。
人家在搞空间动力的时候,偶然发现发动机的新路线,搞出了原型机。
关键这原型机还不用另外花钱,拿原有的量产机改吧改吧就用。
搞得好,那就为这碟醋包顿饺子。
搞得不好,那就扔了,反正也没花多少精力。
想到这儿,陈晨转头准备滋曹子华一泡黄的:「你瞧瞧人家,我都没下任务,都学会自己动了。」
「是,小谢是全自动牛马,我比不上。」
身后的任乐霖本来是为了航母来的,是个挂件,听不懂他们说的。
但他看的明白。
无论谢超文拿出来的是什麽玩意儿,阵仗都很大。
因为此时此刻,机场里除了晨盾和阳江船厂自己的人之外,还有几抹绿色。
机场内有巡逻岗哨不定时巡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