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比其他收购者的价格高出了百分之二十,而对保罗-艾伦而言,这笔钱只是小意思。
一年前他收购西雅图海鹰的出资是94亿美元,在收购成功后,又立刻出资4亿修建了全新的体育场。
在收购篮网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人是这位微软大鳄的对手,以微软为首的这批IT财富新贵们,90年代中后期完全站上了体育行业幕后玩家的大舞台上。
相比较传统重资产行业的老板们资产多丶现金少,玩职业体育还要摇人凑钱组财团的窘状,像艾伦这种IT男股市财富神话的主角,往往身价泰山压顶,动辄几十上百亿,现金流无比充裕。
从1995年开始,美国进入了网际网路金融泡沫时代,与计算机科技相关的股票价格疯涨,微软更是其中的翘楚。
1995年,微软发布了具有开创性的作业系统,windows95,单年销售额达到了60亿美元,到1996年市值达到了惊人的1490亿美元。
作为微软创始人之一的保罗-艾伦自然跟着身价暴涨,汹涌澎湃的股市创造财富的速度,让艾伦的钱根本就花不完。
早上起来眼睛一睁,身价又多了几个亿,赶快抓紧买买买,把钱花掉。
轻松买下篮网后,对艾伦而言心头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年手里的现金怎麽不再多一些?
如果1988年他再多一些现金,或者微软的市值更高一点,就能拿下波特兰开拓者了。
篮网更像是一个替代品,因此得手后艾伦明显要急躁很多,第一件事就是要签明星,要组建强大的球队。
这时,曾经的MVP,在中锋位置上被视为唯一可以与阿甘抗衡的哈基姆-奥拉朱旺成为了艾伦的首要目标。
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奥拉朱旺很快穿上了篮网的34号球衣,并在新泽西大陆航空球馆亮相。
没能回休斯敦的他,终究走上了前辈摩西-马龙的老路,夺取一冠后,穿上了第三支NBA球队的球衣。
不过除了签下奥拉朱旺之外,篮网管理层却没有了更大的动作,唯一引人瞩目的操作就是用一份老将底薪签回了曾经的全明星前锋巴克-威廉士来辅助奥拉朱旺。
两个内线老将,似乎并不能给篮网带来质变。
实际上,保罗-艾伦的野心并不在这个赛季,1997年的自由市场没有大鱼,而且篮网受工资帽的限制缺少空间。
拿下奥拉朱旺后,艾伦将期望放在了1998年的夏天,为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