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只有很微弱的生存空间,
防守才是根本。
至于第三点,更显示了哈达威的无理闹三分,这种事怎麽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呢?
更何况,在前两点如此无力的情况下,第三点几乎成为了唯一原因:就是希尔让我不爽了。
这样直白上不得台面的话,哈达威不仅说了,在会议结束后他就给管理层经理约翰-加布里埃尔打电话,通知他这个会议和结果。
此时,魔术管理层展现了他们的软弱无力,作为一个历史较短的新球会,他们夏天已经失去了一个奥尼尔,遭到了方千睡骂,此刻他们根本不敢再违逆安芬尼-哈达威的意思,生怕再丢掉这个超级明星。
于是,一个礼拜后,2月18号,也就是开拓者和热火比赛的当天,魔术队宣布解雇希尔教练。
很多事就是这样,当你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重大错误时,后面遇到类似情况为了避免类似的错误,于是犯了另外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和前一个错误一样致命。
在希尔被解雇后,魔术助理教练里奇-阿杜巴图继任,作为魔术队临时的背锅匠。
可以预见的是,在短时间内阿杜巴图会带领魔术打出比之前好一些的成绩球员的士气会凝聚一段时间。
但从长远看,想再现当年帕特-莱利第三顺位继承大宝的奇迹非常非常难。
NBA历史上绝大多数主教练中途被解雇,助理教练顶替的结果,往往都是第二年一地鸡毛。
球队的士气丶凝聚力一触即溃,最终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落了个两败俱伤。
这样的事,希尔被解雇之前发生过,希尔被解雇之后NBA各队也会不断上演,
因为NBA主教练本来就是高压高危的工作。
不过像安芬尼-哈达威这样率领队员集体造反,投票把主教练给否了,在NBA
历史上是比较少见。
在事情的始末曝光后,《体育画报》专栏刊登了一篇措辞非常尖刻评论文章,矛头直指哈达威,批判魔术更衣室和管理层,也批判当前的NBA风气,指出资本和球迷已经把球星惯成了一群长不大的孩子,这群孩子在球队为所欲为,明明心智不成熟,却掌握着很大的权力,管理层为了讨好他们也讨好球迷的钱包,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匪夷所思的决定。
而且越是这样,球队越是要给这些孩子球星大合同,因为会闹的孩子有奶吃。
甘国阳在其中也起到一个榜样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