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和贝尔曼互喷,卡尔没有自信,更何况这里还是波特兰。
但卡尔不能退却,不能显露出怯色,他必须撑住,撑到比赛结束。
在双方教练互相握手的环节,贝尔曼拒绝和卡尔握手,弄得卡尔很尴尬。
晚上七点半,比赛正式开始,两队关键的第五战,决定系列赛走势的一战开打。
特里-波特继续作壁上观,开拓者做出了首发调整,马里奥-艾利成为首发,打三号位。
雷吉-刘易斯回到了得分后卫的位置,彼得洛维奇来到一号位控球。
贝尔曼这是要加强后场的防守,稳固球队外线,不能让超音速打出太多反击了。
贝尔曼在比赛前给马里奥-艾利下达的任务要求:锁定超音速后卫里基-皮尔斯。
1993赛季的超音速在扶持佩顿-坎普这两个年轻人做核心,但从赛场表现来看,外线里基-皮尔斯是更重要的那个人。
尤其在进攻端,皮尔斯的外线得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四场比赛中,开拓者赢下的两场,皮尔斯都发挥平平。
回到西雅图后,皮尔斯第三场拿下24分,第四场拿下25分。
而且皮尔斯的很多得分都不是战术型得分,而是实打实的硬解得分。
皮尔斯不是超级得分手,33岁的他已经步入职业生涯晚期。
当年他在密尔沃基雄鹿当替补,拿下最佳第六人时,场均可以轰下23分。
他的外线投射能力和正面强硬突破,是佩顿这样的「多面手」所欠缺的。
所以每每到了要劲的时候,都是皮尔斯站出来拿下分数,稳住局面。
贝尔曼意识到这个问题,决心在防守端控制住皮尔斯。
皮尔斯身高6尺4,不算高,臂展也一般,但很强壮,技巧非常扎实。
而马里奥-艾利6尺5,比皮尔斯高一些,同样非常强壮,而且防守很坚韧。
乔治-卡尔看到贝尔曼让艾利首发,马上知道,开拓者要针对皮尔斯了。
艾利当初发迹就是在卡尔执教CBA期间,在卡尔的球队打出了惊人的战绩。
随后被NBA注意到,成功进入了NBA,所以卡尔很了解艾利。
他知道艾利是非常好的工兵球员,皮尔斯今晚很可能遇到麻烦。
但卡尔没有别的什麽办法,球队本来就缺少一个超级单打得分手。
佩顿和坎普某种程度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