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议公平,纵有人自忖学识不够,也不敢反驳。
午时刚过,照夜坞的仆人们抬来一筐肉饼,一缸米浆。
众人草草吃了,便入木厅开考。
木厅没有这许多座位,所有人皆席地而坐,身前置一圆凳作书案答题。
薛向拿到试卷,翻阅起来。
他接触过历年城试试卷,和这张试卷上的内容分布极为接近,整体也分三部分。
其一,历史常识。
其二,经义默写。
其三,定文策论。
都是问答的形式,每道题都列明了分值,共计百分。
其中定文策论足足占据了五十分之多,而这一项恰恰是薛向最为困难的地方。
他固然过目不忘,近来也是手不释卷地阅读各种儒家经典,名家注释。
但定文的写作,极像数学大题,你光背会各种公式,不深刻理解题意,掌握规律,是很难做出高分答案。
此外,定文策论的题目,和八股文相近,也是截搭题,从不同的儒家经典中,各截一句,凑成题目。
比如,他此刻拿到的定文策论,题目便是:原泉混混,天何言哉,试论如何安一地民心。
只一眼,薛向便能判明“原泉混混”出自《正言》第三章,全句是“原泉混混,不舍昼夜”;
而“天何言哉”出自《风雅》第一章,全句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两句混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