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嗦,已经止住的鼻血又飈了出来,好像伤势莫名加重了。
什麽叫「论道有不言」?
通常的论道形式,基本都是张三问李四答,然后再换过来李四问张三答,问题之间要有层层递进的关系,但有个问题是不能问的,就是一一何为道?
因为大道无形,他们本身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假如能直接给出答案,也就不必有此问论了。
且论道是有资格要求的,至少要有六阶修为,否则没有意义。
谷椿与法布尔此刻并非论道,两人看似在吵架,其实是在辩驳千年前的传闻真伪。但他们这种人也要注意,就是有些话不可说,这是从论道的原则延伸来的。
辩论的基础是理性逻辑,但理性逻辑并非万能,本身就有不完备性,可能会陷入自指悖论,就像论道时问出「何为道」一样。
这个讲究想说清楚很复杂,简而言之可以举个具体的例子,就是不能让对方证明:一件尚未发现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因为「不存在」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逻辑自指,它不能像「存在」一样去证明。
拿「上帝」举例,可能就比较好理解了,怎麽能让无神论者证明上帝不存在?用理性逻辑是无法证明的!
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应该提出的要求。
证明上帝存在的办法,就是把证据拿出来。假如找不到存在的证据,其实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从理性逻辑角度,只是你还没发现而已。
没有找到存在的证据,能否就证明其不存在?答案是不能!那麽不能证明其不存在,是否就证明了其存在?答案也是不能!
这种哲学问题与普通人有关系吗?当然有,而且关系很大。
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谁主张,谁举证」,也就是「你可以证明我做了什麽,我没必要证明我没做过什麽」。
刑侦司法角度所谓「不在场证明」,其实只是证明当事人于同一时间丶另一个地点,正在做另一件事情,本质上还是证明当事人做了什麽。
普通人在派出所开的「无犯罪证明」,其实只是「无犯罪记录证明」。
身为勘破妄境的六阶修土,在神念交锋中问出这种问题,本身就是有损修行。流着鼻血的法布尔又问道:「你问过隐蛾吗?」
谷椿不答,继续挥杖驾云逼近,
法布尔:「你知道谁是隐蛾?」
谷椿似是懒得再搭理他,已没有了交流的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