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
阿爸干的重活比较多,主要在工地里,很多时候在外面一住就是几个月,工地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每隔几个月,爸爸就能带几千块钱回家,顺便还会给冉步月捎上一些小玩意儿。
报废的收音机、p3、有线耳机、甚至还有很大只的废旧发动机。
都是些破烂,但冉步月从小就对这些东西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每次最期待父亲回家的部分,就是他带回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冉步月课余时间就自己鼓捣这些,把东西拆了又修,画图,接电线,狭小的屋子被他弄得像个五金店。
最开始他要琢磨几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好一个录音机,到后来半天时间就能修好。导致冉步月常常缠着他爸要“玩具”。
爸爸想了个办法,就是在冉步月拼好的东西上“找茬”,说即使修好了也不好用,你得创新,你得改进啊!不然别人卖这个,你也卖这个,你凭什么比别人卖得多呢?
你把这个改进成好用的样子,我就回来了。
父亲的本意是让冉步月多玩一阵子,希望他不要觉得自己离家时间太久,没想到冉步月深受启发,歪打正着走向了“小发明家”的道路。
冉步月小学三年级,用不知道哪里收集过来的零件拼成了一个电动滑板车,让学校老师惊为天人。
虽然是个没什么知名度的街道对口小学,但老师还是为冉步月争取来了一个参赛名额,让他去参加低年级组的小发明家比赛。
冉步月始终记得,那天是爸爸带他去参赛的。
比赛地点在青少年宫,建筑群气派、干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萦绕周围。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