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公文,最上面那份是杨国忠手谕的抄件,“伪造一份‘苏氏献策书’,详述东部布防建议。”她拿起笔,在纸上唰唰写了几行,“就说沧州为粮道要冲,需分兵驻守,后勤由苏氏旧部调度。”
杜鸿渐盯着她笔下的字,喉结动了动:“这是把苏家推到前线。”
“前线才有机会。”苏婉儿搁下笔,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小团,“兵部若采纳,郭怀义的人进驻沧州,我们管后勤——”她屈指敲了敲舆图,“既能卡住叛军东进的路,又能把苏家的人安插进河北军镇。”
杜鸿渐忽然笑了,指尖划过献策书上的字迹:“小姐这是借杨相的刀,刻苏家的印。”
三日后,兵部的八百里加急传到苏府时,苏婉儿正在演武场教护院们打连弩。
王敬之举着黄绢跑进来,鬓角的汗都来不及擦:“成了!兵部采纳建议,命郭怀义分兵三千进驻沧州,后勤由苏氏旧部负责!”
演武场上的连弩声戛然而止。
苏婉儿接过黄绢,目光扫过末尾的“敕”字朱印,嘴角扬起:“传我的话,沧州旧部明日启程,带够二十车粮草——”她顿了顿,“再加五十车药材。”
“药材?”王敬之有些发怔。
“河北秋凉得早,士兵易染伤寒。”苏婉儿转身望向演武场边的旗杆,绣着苏氏家纹的青旗正被风卷起一角,“人心比城池更难守。”
这日深夜,苏婉儿独自留在书房。
案头的舆图被烛火映得发亮,她的指尖沿着马颊河一路向南,停在海口镇的标记上。
那里是河流入海口,河道宽阔,两岸是大片芦苇荡。
“这里,会是第一滴血落下的地方。”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
“小姐如何确信?”王敬之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月光从窗棂漏进来,在他脸上割出明暗的线。
苏婉儿抬头,窗外的星子正落进她眼底:“因为命运线告诉我,有人会替我推他一把。”
话音刚落,系统提示音在耳畔响起。
她抬头时,舆图上的海口镇方向突然升起一道刺目的红光,像被血浸过的绸带,在夜色里翻卷着,渐渐凝成两个字——
“杀劫。”
王敬之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却只看见舆图上模糊的墨迹。
他张了张嘴想问,最终只说了句:“属下这就去查海口镇的动静。”
苏婉儿没有应声。
她望着那道红色的命运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