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图》。"
"苏娘子又要查旧档?"张主事打着哈欠翻出图卷,"这图去年才晒过,可金贵着呢。"
图卷展开的瞬间,系统的地理沙盘在她眼底自动生成。
长安城像块玉珏嵌在中心,潼关如锁,洛阳似环——她的指尖沿着黄河支流移动,系统提示音在耳畔响起:"若长安失守,洛阳至襄阳的漕运线可保半壁粮道。"
"好个洛阳。"她低笑一声,从袖中抽出狼毫,在舆图空白处唰唰写起来。
墨迹未干时,杜鸿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娘子这是要做《洛阳防御构想》?"
她转头,正见杜鸿渐抱着个青布包袱,发梢还沾着晨露。
包袱角露出半截信笺,正是她昨夜写给李光弼的那封。
"杜大人来得巧。"她将写了半页的纸推过去,"这构想需要太子支持。"
杜鸿渐翻开纸页,目光扫过"加固虎牢关囤积三月粮"等条目,眉峰渐渐舒展:"你倒是会挑地方。"他将包袱放在案上,里面除了她的信,还有包得方方正正的桂花糕,"李将军那边我亲自去送。
只是"他抬眼时,眼底浮起担忧,"你让子仪注意潼关异动,可那是安禄山的老巢——"
"老巢才容易起火。"苏婉儿拈起块桂花糕塞进嘴里,甜香混着墨香在舌尖散开,"杜大人信我一回?"
杜鸿渐望着她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昨日她塞给他的糖霜金橘。
杜鸿渐望着她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昨日她塞给他的糖霜金橘。
他伸手将包袱系紧,青布上的褶皱被理得平平整整:"某信。"
日头西斜时,苏婉儿回到苏府。
她绕过前院的海棠树,正撞见母亲陈氏提着药罐从偏房出来。"婉儿回来了?"陈氏将药罐递给丫鬟,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你父亲今日下值说,宫里传膳的太监来得勤,怕是"
"母亲且宽心。"苏婉儿握住那只布满药渍的手,"我已着人备了三辆马车,车底夹层铺了防潮的毡子。"她顿了顿,声音放软,"若有急事,您带着明远哥哥先出城。"
陈氏的手颤了颤,终究没问"急事"是什么。
她摸出个锦袋塞进女儿手里:"这是你外祖母留下的朱砂,镇惊的。"
入夜后,书房的烛台换了三次灯芯。
苏婉儿伏在案上推演到第七遍时,系统突然发出清越的凤鸣——这是"历史偏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