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我要你查近三个月所有出入东宫的文书,尤其是密折、调令这类。
若有伪造痕迹,或密使往来记录,立刻报我。"
王敬之的手指在案上轻敲两下,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末了他起身抱拳,银鱼袋碰在椅背上发出轻响:"末将这就去。
只是为何是东宫?"
"因为有人怕我查到东宫头上。"苏婉儿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嘴角扯出抹冷意,"敢用范阳标记威胁我的,不会是小人物。
他们急着让我疑东宫,说明东宫确实藏着他们想掩盖的东西。"
他们急着让我疑东宫,说明东宫确实藏着他们想掩盖的东西。"
王敬之走后,竹影阁陷入寂静。
阿七轻手轻脚来添灯油,灯芯"滋"地一响,照亮了案角的系统界面——青史补阙的淡金光芒里,"地理沙盘"四个小字正在跳动。
苏婉儿闭了闭眼,再睁眼时,面前已浮起半人高的沙盘。
长安、范阳、洛阳的微缩城池在金光中流转,她指尖点向"杜鸿渐"的标记,那团蓝光突然扭曲成碎片,取而代之的是个陌生的红点,旁边标着"李怀恩"。
"李怀恩"她喃喃重复这个名字,系统日志里没有记录,记忆中也没有印象。
但见那红点正从范阳方向往长安移动,所过之处,边军的绿点纷纷熄灭。
窗外的风突然大了,吹得纱帘翻卷。
苏婉儿猛地站起,沙盘应声消散。
她抓起案上的《边军要览》,指节压得纸页发皱——李怀恩,这名字不该出现在天宝十一年的长安,除非
第二日晨雾未散,苏婉儿便带着阿七进了兵部。
她递上玄宗昨日下的"彻查兵部卷宗"手谕,当值的主事官立刻哈着腰引她去后堂档案库。
霉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苏婉儿的靴底碾过积年的尘埃。
她翻到最后一排木架时,袖口突然被什么勾住——是卷角翘起的羊皮纸,半掩在《开元二十九年秋防记录》下。
展开的瞬间,她的呼吸几乎停滞。
那是份调令副本,抬头赫然写着"太子李亨"的朱批,内容是"着幽州节度使麾下左武卫三千人,于八月十五日前移防洛阳"。
调令末尾的骑缝印清晰可辨,正是东宫的"监国之宝"。
"苏娘子可是找到了什么?"主事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