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建设周期。但比奇坚持认为,这些努力是值得的。
\n
“生物系统的建立确实需要时间,但一旦稳定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都会很高。”比奇耐心地向廉默解释,“而且生物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n
经过四个月的努力,有机垃圾处理区终于建设完成。20个大型生物反应器整齐排列,每个反应器都培养着高效的微生物群落。配套的环境控制系统、气体收集装置和监测设备也全部安装到位。
\n
第一次正式运行测试令人振奋。大量的有机垃圾被投入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立即开始工作。在监控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垃圾分解的过程,以及各种有用副产品的产生。
\n
“处理效率达到了设计指标。”技术员兴奋地报告着测试结果,“一吨有机垃圾产生的甲烷足够供应一个家庭一个月的能源需求。”
\n
但廉默注意到了一个潜在问题。随着处理量的增加,反应器产生的热量开始累积,可能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n
“我们需要增加散热系统。”廉默立即安排技术小组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温度过高影响处理效率。”
\n
散热系统的改进又花费了两周时间。工程师们在反应器周围安装了专门的散热装置,利用地下水循环来带走多余的热量。这个改进不仅解决了温度问题,还提高了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
\n
无机垃圾处理区的建设相对简单一些,但技术挑战同样不小。不同类型的无机垃圾需要专门的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
\n
“金属处理车间已经建设完成。”负责这个区域的工程师向廉默汇报,“它们能够有效提取废金属中的有用成分。”
\n
塑料处理车间的建设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虽然比奇成功研发了分解塑料的特殊酶,但这种酶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仍然存在问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