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塌了就塌了!我活了八十岁,够本了!我哪儿也不去!”
\n
另一边,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婶正抱着村干部的大腿,哭天抢地。
\n
“我不能走啊!我家的母猪刚下了十一只崽,粉嘟嘟的,眼睛都还没睁开。我走了,谁来喂它们?它们会饿死的呀!”
\n
哭声,喊声,争吵声,混杂着雨声,让整个村子乱成一锅粥。
\n
刘清明走到那个老大爷面前,雨水打在他的脸上,他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穿透了雨幕。
\n
“大爷,您听我说。房子倒了,政府给您盖新的,比这个更结实。猪没了,我们按市场价赔钱给您买。可要是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n
他看着老人浑浊但固执的眼睛,一字一句地继续说:“您要是信得过我刘清明,就跟我下山。我向您保证,只要人在,以后什么都会有的。您这辈子经历的风浪比我多,这个道理,您比我懂。”
\n
他又转向那个哭泣的大婶:“婶子,钱重要还是命重要?猪崽没了,我们心疼,可您要是出了事,您的家人怎么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人都平平安安的,这点损失,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很快就能挣回来!”
\n
他的话,很朴实,没有大道理,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n
老大爷沉默了,手里的拐杖在地上戳了戳。
\n
那个大婶的哭声也小了下去。
\n
甘宗亮趁热打铁,用本地话大声地劝说着乡亲们。
\n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村民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n
有人开始默默地收拾一些贵重物品和换洗衣物,准备下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