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运行过一段距离,如今只要这船不出大问题,那么他们能适当地偷懒。
“两位,这蒸汽船可是好东西啊,以后能不能大量生产啊?”
“当然可以,常宁那边已经能量产蒸汽机了,虽然这船用的蒸汽机有些特殊,但万变不离其宗,改一下图纸就行了。”
“从常宁县生产出来,通过火车拉到通州造船厂对船只进行安装就行了。”
众人听着,虽然听起来觉得简单,但他们也明白实际操作起来很是复杂。
需要无数人绞尽脑汁才能办到。
“旧的船只也能进行改造,使用蒸汽动力吗?”
“可以倒是可以,但成本比较大,并且性能有所下降,最好以后直接生产相应的船只,然后装上蒸汽机。”
宋应星侃侃而谈,说到他擅长的领域眼睛都是亮了起来。
实际上,在技术方面他是主导的。
至于徐光启更多的是进行各方面的统筹。
比如人员的调动,物资的调动等等。
当然,徐光启知识水平也不差,不会出现外行人指点内行人的情况。
“又是搞出火车,又是搞出蒸汽船,你们两个估计要被载入史册了。”
“对啊,做出这种前无古人的事,你们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真是羡慕死老夫了。”
宋应星被几人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诸位大人说笑了,都是陛下和王爷的功劳,下官可不敢居功自傲。”
众人商业互吹了一波。
王洽正色道:“不过说归说,蒸汽船需要尽快尽早造更多出来,我们大明准备对鞑靼用兵了,需要大量南方的物资支持。”
在场都是大明的高层,忠心日月可鉴。
有些话自然也能说了。
并且在场众人也差不多都知道了。
“也不知道放回去的鞑靼人,能不能起到作用。”
“管他们能不能起到作用,起到作用固然是好,起不到作用也无人能阻挡我大明的脚步。”
“没错,咱们大明的实力和两年前早已经是脱胎换骨了。”
众人自信无比,也不怪他们如此自信。
现在的大明早已经今非昔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