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
\n
生死的果报,是由过去的业力跟你临终的爱取所决定的,当然临终的爱取是由平常爱取的累积!
\n
这两个,不管种子也好、不管你心中的愿力也好,都没有离开心识。所以生死也是由心所变现,这句话是没有错。
\n
己三、释违经三性难(分二:庚一、正释三性不离难。庚二、转释依三性立三无性今初。)
\n
这个地方讲到第三个问难“三性不离难”,看论文:
\n
庚一、正释三性不离难
\n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
\n
这个地方应该是中观的学者来问难,说唯识学安立的万法唯识的道理,但是世尊在经中(这个地方不是中观的学者,是下一段,对不起)。这个地方是说既然万法唯识,但是世尊在大乘的经典当中,明显的说出诸法有三种体性——依他起性、徧计所执性,圆成实性。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那么一切法应该只有一个体性,因为他只有一个心。
\n
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说有三性,应该有三种体性,你说是由心所变现,那么一切法应该只有一个体性,就用三性的道理来问难,万法唯识的真理。看天亲菩萨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n
应知三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
\n
其实三性也是依止内心的差别相貌而安立的,它就是在讲心的相貌,也没有离开心识。看论文:
\n
由彼彼徧计,徧计种种物,
\n
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n
这个地方讲徧计所执性。再看第二段,“依他起自性”,半个偈颂:
\n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