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证自证分!谓能亲证第三自证分,缘见分而不谬故名“证自证分”。
\n
——糅合《宗镜录》——
\n
所以自证分它又以证自证分为自体,这两个都叫自体,所以这是一种体用的关系。自证分、证自证分是一个自体,相分见分是一个作用,那么作用当中又分成能所,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所以这个就是一个体用能所的关系。我们看譬喻了就容易清楚了:
\n
附表十五——识有四分
\n
(二)四分三喻
\n
识有四分,我们先看第一个譬喻《在成唯识论》当中用镜子来譬喻,我们先看自证分的部分,镜面当然是所有的影像、所有的光明的依止处,叫做自证分,那么自证分它表现出来的作用就是见相二分,见分就是光明,它能照,你要没有光明你不能照镜子,有光明以后就把人的相状在镜子里面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这叫相分。那么不管自证分、见分、相分,这三个都要依止证自证分,就是镜子背面的水银,就是体用的关系。
\n
再看第二个比喻,比如说我们用这个尺去量这个布,当然尺是能量,布是所量,但是你这个尺去量布是依止智慧,你要是没有判断力,你叫一个小孩子去量,他也没办法去读尺的刻度。所以智慧是这个尺量布的一个自证分,那么这个智慧是依止人(证自证分),就可以知道体用、能所的关系。
\n
我们再看第三个譬喻,比如蜗牛,蜗牛对外境的了别,蜗牛有一个外壳,壳里面有一个头是自证分,头当然依止外壳(证自证分),头一活动的时候同时生起两个触角。一个是能缘的见分,一个所缘的相分,这就是体用、能所的关系。
\n
比如说我们第六意识见分的明了性、了别的功能去念佛,当然第六意识的了别性是一个见分。第六识能够了别到见分,那么这个佛号,你心中要创造一个佛号的影像,就是你的相分,那么你的见分去了别相分的时候,一次一次的了别的时候,突然间打妄想,打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发现你打妄想不对,那么你为什么会发觉你打妄想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