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n
睡眠,睡眠你也不能够说它是好是坏,你完全不睡眠这个也不对。就是睡的刚好,这个睡眠就是善法,睡的超过了,你反而昏昏顿顿障碍修行,这个就是恶法。睡眠这个心所也是不决定。
\n
寻。令心忽遽。于意言境,麤转为性。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
\n
伺。令心忽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
\n
寻跟伺就是一个觉观,思想觉观,你不能够说思想是决定是坏或者是坏,如果你每天在三宝里面的的境界去觉观:三宝的确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境界,它一定能够救拔我。你在三宝的境界里面不断的觉观,这就是善。假设你不断的去回忆过去五欲的境界,这个时候寻伺,这个觉观就是恶。
\n
言二各二者,谓悔眠为一,寻伺为一,此二各通善染二性也。
\n
所以说寻伺二各二,就是说悔眠、寻伺这两组心所,它们是通于善跟通于恶叫二各二,这第一个二字,二就是两组了,悔眠是一组,寻伺是一组,这两组心所。第二个二是通善通恶,所以叫做二。它们通于善恶。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n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
\n
我们前面已经说明第三能变它在造善造恶的时候,所带动它的一些眷属,这以下我们说明第三能变它的一个现起分位,佛法在唯识学叫做现行,或者现起都有,就是说它从一个种子位而生起一个了别的作用,这叫做现起。它的现起有一些差别的因缘叫做分位,它是什么时候现起,什么时候不现起,就讲这个道理。我们看偈颂:
\n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
\n
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
\n
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