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心所都是成就禅定的。
\n
所以说我们的自利功德就是持戒、智慧、禅定这三种功德。那么这样子来说,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有一点禅定力,专注力,有一点观照力,又能够以这个戒行来收摄我们的身口恶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时候我们生命就慢慢的趋向于光明,趋向于安乐。这个时候我们要想一个问题,当然我们这样子的生命充满了希望,但是这个世间上不是只有我们一个人存在,还有无量无边的有情,他们都活在颠倒当中,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东西南北,不知道什么是过失,什么叫功德,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生大悲心,以我们的力量来开导他们,使令他们也知道生命的真相而趋吉避凶、离苦得乐,最后我们就生起大悲,叫不害。
\n
这十一个心所就是佛法的善法,就是说这十一个心所,你只要是不断的生起造作,对我们的生命不管今生来生都会创造安乐的果报。
\n
我们看注解,这个地方是解释十一个善心所,所谓的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这三个叫做三善根。为什么无贪无嗔无痴是三善根呢?它能够引生种种的善法,那么精进、轻安、不放逸,行捨、不害,俱如百法中释。及,这个及是怎么回事?就是及不害的及,就是说
\n
“及”之一字,显馀翻染诸善心所。
\n
就是相对于染法的心所,这个地方“及”蕅益大师说:这个就是一个简略的名称,应该是说善法不是只有十一个,为了简单只讲出十一个,蕅益大师他说其实还可以列的更多,比如说欣,欣就是希望,对善法的希望。
\n
谓一、欣。二、不忿。三、不恨。四、不恼。五、不嫉。六、不厌。七、不悭。八、不憍。九、不覆。十、不诳。十一、不谄。十二、不慢。十三、不疑。十四、不散乱。十五、正见。十六、正知。十七、不忘念。
\n
等等,其实我们的善法很多。
\n
然皆不别立者,为显少善能敌多恶。又显悟解理通,不似烦恼之迷情事局故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