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计度分别。我们看自性分别:
\n
一、自性分别——谓于现在所领受诸法,于自相上而分别之。
\n
自性分别就是一个自相上的分别,就是它不带名言,我们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你还没打妄想的时候,直接去接触这个东西,这个时候心中还没有生起名言,比如说你看这个花,你看到花的形状,但是还没有生起花这句话,这个叫自性分别。所以这个只能够当下第一刹那。
\n
二、随念分别——谓于昔时所领受诸法,于共相上追念而分别之。(以其随逐明记不忘之“念”心所,五别境心所故名随念。)
\n
这个随念分别是回忆过去的因缘,共相。你看到这个花以后,你想到以前你所看到的任何的花,那么当然这些活动都要假借名言,我们大部分都是在共相,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比如说我第一念看到这个闹钟,只有第一念能看到,第二念以后就活在心中的名言。我开始去想这个闹钟是怎么怎么的,所以我们真正跟外界接触的时间很短,大部分都活在自己的妄想,就是随念分别。
\n
三、计度分别——谓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不现前诸法,思构而分别之。(即“慧”心所)
\n
随念分别它的分别还有一点章法,就是它过去曾经有接触过的东西;计度分别就是说这件事情它完全没有接触,它就能够捏造出来,凭着它的想象力,第六识的想象力。但是计度分别也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恶,你想一些恶的当然是恶,比如说观想念佛,我们在座诸位谁也没有看到阿弥陀佛,但是你根据《观经》里面的文字,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伦等等。就是依止这个想象的分别叫计度分别。
\n
八识当中的分别:第八识跟前五识只有自性分别;第七意识有自性分别、有计度分别;那么第六意识具足三种,第六意识它的分别力很强。那么这个地方是把前六识它的功能,了境所产生的三种分别做一个说明。
\n
好,我们看讲义的第十四面,前面是说明了境能变的功能,就是第三能变的功能——了境,这个地方讲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