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环境就做什么事,只好这样子,一点法子都没有。
\n
但是修行者的不同点,他第三能变很厉害,他能够改造环境、改造命运。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初能变的力量,跟前生的因缘的确有关系,你今生造什么业,你今生的生命的确会受影响,但是第三能变它能够做一些扭转,所以修行者的重点在第三能变,他不会向生命的这种等流性屈服,他知道要去求生净土,断恶修善,改变水流的方向,当然就是靠第六意识。
\n
我们第六意识刚开始先是思惟业果,先从有相的观察,我应该断恶修善,刚开始。慢慢的从断恶修善当中观察没有一个自我意识,修无住去对治恒审思量,从无住当中得到解脱。当然你无住当中又生心,又念阿弥陀佛,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五蕴身心,然后依止弥陀的圣号,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你一方面能够观察我空法空,去解脱你对五蕴的执取,一方面一心皈依阿弥陀佛的圣号,那么你这个佛号念起来会比一般人念的得力,很多人念佛他是这样:他对佛号也是有皈依,但是对五蕴身心执取也很重,这两个方向——拔河,看谁力量强。所以
\n
念佛人不修般若法门——吃亏!
\n
佛号真的能救拔你,问题是你对五蕴的执取也很重,两个都要,那么怎么办?五蕴的是熟境界,佛号是生疏的境界,当然随五蕴而转。所以研究唯识学,你会把生命的状态看的很透彻,你会知道谁出了问题?就是问题不是在你的色身,你看外道的苦行,外道来看这个事,我自己起烦恼怎么办呢?用刀子把这个手剁掉,这个手没有错;我不吃饭,吃饭也没错,你这个果报就是要吃饭的,初能变变现欲界的果报就一定要吃饭、睡觉。你一直没有把问题点找出来,那么当然一切法因缘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这个罪业的因缘没有找到,它的因缘就不断的活动,只好这样子,你一直没有找到还灭的因缘。
\n
但是你研究唯识学,你能够知道谁出的状况?谁没有错?你很清楚,哪一个地方要断,哪个地方要保留,你就很清楚了。
\n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这个唯识学,我希望大家听过以后,稍微复习一下,《成唯识论》它是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