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还不同,一个人到三恶道去,有善根的人遇到痛苦的时候就刺激他的善根,因为他前面在往生之前念南无佛念得很专注,他就很自然的念南无佛。
\n
这一念,他这个痛苦的果报就慢慢降低,他旁边那些地狱的众生,看到他念南无佛他们也念南无佛,念一段时间以后,这些人从火烧地狱全部弹出来,这个国王从火烧地狱弹出来以后,他投生在一个婆罗门家庭里面。后来阿罗汉在禅定当中就知道了,就找到这个小孩就把他带回去跟他出家,后来这个小孩子证得阿罗汉果。
\n
善不善俱非,就是说当初造业是谁?就是第六意识造业;后来念佛是谁?也是第六意识;那么成就阿罗汉是谁?也是第六意识。所以蕅益大师对第六识他提出一个非常客观的评论说:
\n
第六识——众祸之门,也是众妙之门!
\n
我们今天会造重大的罪业,靠第六意识。第六意识随顺***,就造了很多的罪业。但是我们第六意识也是可以随顺理性的观照,随顺业果的观照,空性的观照,生起种种的善根,所以第六意识的造业力量很大。
\n
你说第八识摄受很多的业力,异熟——第八识,但是第八识摄受的业力没有一个是第八识造的,第八识没办法造业,是第六意识造给它的,所以第六意识力量很大,善不善俱非。
\n
我们再看第五段:
\n
五、云“此心所徧行”等者——谓徧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共有五十一心所法,皆得与第六识相应。若前五识,但除慢疑见三种根本烦恼,亦除四不定,十小随烦恼,馀皆得相应也!
\n
所以第六意识它的心所是所有的善心所、恶心所统统具足,它的情绪变化很大。前五识没有慢、疑、见三种根本烦恼,因为前五识没有计度分别。慢、疑、见的活动,一定要夹带思想名言,那么也去除了四种不定、十随烦恼,所以只有三十四个心所。简单说,前五识的活动是以第六识为准,所以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