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避凶,照这个规则去做。但这个规则是谁发明的呢?谁定下来的呢?没有人定下来,但是大方向的规则,就是你任何的操作都是:
\n
在心地上下功夫。
\n
所有的法门都是假借这些法门来改造自己的心念,没有一个法门是例外的。透过布施来培养你无贪的心识,那么无贪的心识成就以后,你就出现富贵,是这样子的。就是假借外境来修我们的心。所以说生命的改造,你一定是心念要有所改变。
\n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你怎么知道你修行有进步:
\n
世情谈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
\n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n
说你这个出家也有一段时间了,每天持戒、拜佛、参加早晚课,就怎么知道你生命是不是有所改变呢?就是说你这念心,你当然在僧团,偶尔有时候你到这个世间上的尘劳去,你看到世间的财、色、名、食、睡的境界,哎哟,你发现你的心态跟过去的心态不同,那个爱着心淡泊了,甚至有一点厌恶的心情,你的生命改变了!你生命的水流,算命先生没办法把你…你这个命算不准,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心念已经真实的透过你的戒定慧改造了,如果你的心念跟过去完全没有改变,那你的生命没有改变,你只是积集一点善业,如此而已。
\n
就是你出家,持戒,佛陀告诉我这件事不能做,我就不做,但是你的心念没有改变,那个叫做积集善业,但是跟修行就没有关系的,这个不叫修行这个叫积集善业。世间人偶尔也积集善业。所以这个地方说横该一切处、竖通无量时,皆是即今现在一心,更无别法!当然这个地方就是说出我们修行的一个消息,你用功的一个地方。
\n
好,我们再看下一段,第十六面,这一段当然蕅益大师主要是说明恒转如瀑流。前面一段是扣着这个恒,恒常相续的恒,因果的相续,那么这个地方偏重在转字,转变的意思。
\n
问曰:《般若》云:“诸法如幻如化,乃至涅槃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