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当中讲出它有三个名称,三个名称当然是扮演三种不同的角色了。
\n
比如说海公长老,海公长老是一个自体,但是他有三种功能,比如说他也是院长,就着他是佛学院的领导者,安立做院长,我们也可以说海公是个方丈,他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方丈,他是常住的住持。我们有一个说海公是老法师,他会演说佛法,安立做法师。同样是一个海公,因为他扮演三种不同的功能,就三种不同的名称,他是方丈、是院长、是法师。
\n
第八识亦复如是,它在我们生命当中扮演了三种不同的角色,它有它的自相,果相、因相,所以就是阿赖耶、异熟、和一切种识名称的安立。关于这一点,我们先看补充讲表,先解释一下,因为蕅益大师的注解太略,可能大家不容易了解。我们根据《成唯识论》先做一个补充了,看附表三。
\n
附表三——第八识之三相差别
\n
三相就是三种功能,第一个自相的功能,叫阿赖耶,第二个是叫做因相,一切种识。第三个果相异熟识,有三相的差别功能。先看自相:
\n
一、自相——所谓“自相”者,自之体相也,此识以所谓“阿赖耶”为自之体相。“阿赖耶”梵语,此云“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
\n
当然第八识有三种功能,但是最能够代表第八识的,基本上还是以阿赖耶为主的,它的主要功能是阿赖耶。阿赖耶它是一个印度话,翻成中文叫做藏,什么叫做藏?《成唯识论》解释说,摄持不失,叫做藏,摄持不失。
\n
这句话我们先讲一个譬喻,再来合法。比如说作为一个仓库,仓库它本身不能去创造珍宝,不可以。但是仓库它扮演两个角色,第一个,它能够收集珍宝,使令珍宝不要丢失,所以它能够进货,能够吸收珍宝,你再多的珍宝它也可以保存住。第一个,在因地上,它保存你的珍宝。
\n
第二个,当你需要的时候,它能够把珍宝再送出去,这样才能有进有出谓之仓库,只有进不能出也不能叫仓库,只有出不能进也不叫仓库。所以身为一个仓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