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果报,可能是快乐的果报,也可能是痛苦的果报;每一刹那也是同时在造作业力,可能造善、造恶、造无记业,这个叫做因果。就是生命的本质,每一个刹那都是一个果,也同时是一个未来的因。
\n
这个法是指就法说,讲道理。这个喻是一个譬喻,因果的法和因果的譬喻,法义双举。这样子使令我们能够通达诸法实相,所以叫门,因果法喻门。
\n
附表七——因果法喻门
\n
这当中有一个问答,
\n
问曰:阿赖耶识,为断?为常?
\n
阿赖耶识是第八识的一个自相,总相。说这个阿赖耶,这个藏识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也能够执持一期的果报。那么这样子的一个阿赖耶识是断灭的呢?还是常住不变的呢?这以下回答:
\n
答曰:非断非常,以“恒”、“转”故。
\n
这个第八识的相貌,它也不是断灭,也不是常住,为什么呢?以恒转故。这个恒和转,恒是在发明诸法的世俗谛,就是因果的相续;这个转是发明胜义谛,发明我空、法空的道理。先看这个恒字,看从世俗谛的角度,为什么它是恒?
\n
“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
\n
这个恒是指第八识它无始劫以来是一类相续,一类相续指的它是无覆无记的,它这种无覆无记是常无间断的。常无间断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
\n
一、从它的果相来说,“是界趣生,施设本故。”它是整个三界、六趣、四生生命的果报的一个是施设本,一个生命的根本。我们在人间得这个果报,得到一个人的果报,是一个男人、是一个女人,不管我们在这一期生命当中造的是一个善业、或者是一个恶业,我们还是保持在一个人的相貌。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造了那么大的善业,应该生天了嘛!为什么还是人呢?因为有一个第八识,它一再地去执持你的果报。这个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