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理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能够明解,明白理解。
\n
这个无痴,就是一种智慧的意思。我们讲这个诸法实相也是可以,诸法实相的解释很多的差别,我们以这个最圆满的说法来说,最了义的,这个天台宗讲这个诸法实相,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说我怎么知道这个生命的真相呢?这有一个方法,你不要去观那个外面的树怎么样,也不要观外面的房子怎么样,就是你的下手处,观照你这一念的现前一念心性。这怎么观呢?所观境是一念心,能观的智是空假中三观。
\n
第一个用空观来照他这一念心,说我这一念心有时候起善念,可有时候起恶念,但是这个善念恶念都不是自生他生共生的,都是因缘生,这个因缘生的本性就是毕竟空。就是这个我们这个流动的心识当中,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它完全是因缘的法,缘生缘灭的一个体性。这个空观的照了,这个时候给我们很大的鼓励跟加持,我们从这样的一种生灭变化的念头当中,看到了我们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我们深信断除恶法、成就佛道是可能做到的,这个时候对于这个大乘的信心就生起了。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很容易发起菩提心,就是这个成就佛道是可能的,不是天方夜谭,因为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n
这个空观照了以后,就观这个假观。我们一个念头一动,这个因缘就会有各式各样的假名假相假用。说是我们有些人的念头,是一种增上的恶念,恶念强,恶念要他改很难改,要生起善念很困难,这种人是三涂种性。有些人的心是增上的善念,他很容易生起善念,那他偶尔也会生起恶念,但是善念的力量强,这个是人天种性。有些人的念头的功能是出离性,他不欢喜热闹,不欢喜人群,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他内心当中也特别的清净。但是他对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苦恼当中,他没有一种心情,要救拔他们的心情。但是他也是非常难得,他也知道三界的这个苦空无常的道理,希求自己的解脱,这种人多分是二乘种性。
\n
另外一个最好的是菩萨种性,他能够内心当中,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在自己方面有自我的要求,要使令自己成就佛道,他一方面观察这些如母的有情在生死流转,认为他有一份的责任要救拔他们,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