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但在山东战事之后,李善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最后还是以科举入仕,他是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小心思的。
主持科考的是吏部尚书封伦,门下省侍中陈叔达,前者兼天策府司马,后者与秦王有些私交……李善捋着下巴上的绒毛,心想到底是哪儿出问题了?
难不成那首诗不够分量?
难道是自己自作聪明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是从简略开始,一步步完善,一点点添补,最后达到某种高度,或者彻底泯灭。
无论如何,科举制度,始终被公认为封建时代,最完善,最公平的选拔制度……虽然在唐朝,选拔出来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
初唐时期的科举制度,远没有明清时期那么完善,也不是从一个童生开始,要连续闯过六关,才能身登皇榜,暮登天子堂。
没有考场也就罢了,连正经的主考官都没有,批阅考卷的是吏部侍郎带着一干吏员干的,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有点大。
先将所有考卷的贴经题、释义题审阅一遍,前者十五中十三,后者十中八,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8页 / 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