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就容易导致粮食倒伏与病虫害。
因此赶在入秋前的八月初收割粮食,也不算太晚,也不算太早。
扶苏又想到了上辈子,前来家乡的支教老师,徐老师。
那时候自己还在山里笨拙地跟在徐老师身后背书。
扶苏还记得那时候自己是徐老师班中,最笨的孩子。
徐老师说他很喜欢关中的一句民谚,这句民谚叫做:麦梢黄,女看娘。
这句民谚的意思是嫁出去的女儿会在麦梢黄的时节赶回娘家,回家与爹娘一起收粮食。
扶苏至今还记得,支教老师的徐老师虽不是关中人,但他很喜欢大西北。
现在,扶苏坐在小院门前,听着田安数落着只会看书的辛胜,说辛胜一把年纪了,打仗不会打了,尽会看书了。
扶苏还看着三三两两跑过的孩子们,这些都是潼关的孩子,他们以前害怕这里的甲士,可甲士们来到潼关有大半年了。
当初即便再生份,现在也认识了,甚至这里的甲士早已认识了,哪个孩子是谁家的,谁家有几个孩子。
“公子上郡的书信。”
扶苏拿过甲士递来的书信,打开一节竹筒,拿出一卷竹简。
信是在上郡修长城的蒙恬送来的,蒙恬说以周青臣为首的齐鲁博士已习惯了长城边的生活,他们甚至愿意让他们的家人也迁去上郡。
蒙恬是一个办事利落的人,所以他的书信也很简略,只有这么一件事。
扶苏拿着竹简一手背负,望着咸阳方向又觉得要是在咸阳的齐鲁博士如淳于越等人,要是得知现在的周青臣,他成为了始皇帝修建长城国策的最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