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家庄子倒还有些好料。
可光靠着那半亩幻阴草,每回换得也不多,总不好次次去求人情。
如今这片地头灵气渗透,若是细细拾掇出来,种上几味灵药,倒正合用处。
日子如溪水潺潺流着,不等姜义种下药材,就又近了年节。
姜家屋里灶火照常烧着,鸡犬依旧,只是少了一个人影。
小儿姜亮,这回没归家。
只托了人,捎来一封信,连着些年节礼,一并送到屋前。
纸封一拆,墨迹犹新,笔锋不俗,话倒说得轻巧。
说是随武备校尉出了征,去讨伐发羌部一支偏军。
信中语气平平,只道那伙蛮夷不过残兵游勇,不足为虑。
不提军中铁血,也不说边塞风刀霜剑,倒像是随营踏春,略作磨砺。
姜义坐在屋里,一字一句看完那封信,眼皮不跳,嘴角也没动,目光却沉了几分。
这孩子过了十四,来岁满十五,确是到了入伍年岁。
只是来得太直太急,终归叫人有些放心不下。
信尾,还添了几行潦草字迹,似是写时心绪已乱。
言道若此番得了军功,便请爹娘早些张罗媒人,走一趟陇山县李家,将那门亲事定下。
这事,早在头年年节归家时,他便脸红耳赤地提过一回。
道是与李家那位姐姐,两厢早有情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