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来。
但他们有什么办法?他们所谓的学识,所谓的专业全都是西方人赐予的。
他们靠着这些谎言,堂而皇之地当上所谓的教授,获得无数赞誉和丰厚的待遇。
他们为了自己的饭碗,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虽然鞑清毁灭了华夏绝大多数科技典籍,并且把科技嫁接到洋人身上。
但若我们稍微注意一些,便会揭开这些弥天大谎。
红楼梦大家看过吗?
第十九回,上面写着,宝玉让人取表来看,针到亥正。
亥正是表示亥时已经结束,也就是晚上十一点整。
这里面的信息量就很大,说明最起码在清初就有了钟表,而且钟表一天只转一圈,是十二个时辰。
考虑到红楼梦前期还需要创作的时间,那么意味着,明代富贵人家,已经使用上了钟表。
另外钟表的雏形,是北宋时期的水运仪像台,既是天文钟,也是一座天文台。
它有有十二米高,宽七米,大概三层楼那么高。
通过水力的驱动,可以精准的报时,顶上还安装了各种浑象仪用于观测天文。
为什么最初的报时钟会运用在天文台上?因为钦天监的天文学家是最需要精确时间的人群,有需求,才会有人去解决这个问题。
从滴水钟开始,到多壶滴水钟,一直到报时钟,传承有序,这就是文明的演化过程。
再说一个小知识,滴水钟也叫刻漏,英文的单词发音也是刻漏...”
学生们目瞪口呆,再次被何大清给震惊了。
钟表怎么可能明朝就存在了?他为什么还说的有理有据?
何大清的疯言疯语还在继续。
“北宋的清明上河图,有见过的没?
你们若是稍微仔细一看,便能看到画上有许多戴眼镜的人。
这说明什么?北宋时期眼镜便已经普及了。
既然眼镜已经普及,天文台上还缺少望远镜吗?
而且宋朝的诗词,也记载了玻璃这一词。
你们是不是想说,为什么有玻璃,还用铜镜?
巧了,我刚好带了一枚铜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4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