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毫无意义了,虞臣、伯父还有李邦华、朱国祯他们都不会同意,这就彻底乱了,……”
崔景荣和柴恪内心还是支持裁军和反对对蒙古用兵的,否则也不会到这个时候都不肯退让,实在是这一退,好不容易形成朝野共识坚决裁军的这一决策就废了。
从内心来说,他们也不相信这些来自各边镇的乱军就真的敢攻入偌大的京师城中,他们更倾向于这些人可能是要在城郊耀兵示威,给朝廷施加压力,以迫使朝廷改变裁军的方策,进而出兵蒙古。
“那就只有赌一把了。”柴恪叹息一声,“虞臣和伯辅他们都很坚决,我们现在也不好骤然改变,……”
叹息声中,崔景荣几人也是枯坐无言,突然间感觉这一个多月来,几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成,就只是揪着这裁军一事,没想到还有引出了这么大的风波,而推动考成法进行现在也没有了动静,而科举改革更是被丢到了一遍,倒是徐光启还在督促着北地诸省在新作物的推广上继续发力,还有些效果。
“其实江南籍官员中对韩孙和李朱他们几位还是颇有怨言的,认为他们不顾大局,……”徐光启最后补了一句,“考成法还是该动起来了,科举改革如果真的争议太大,不妨适当修改,徐徐图之,……”
崔景荣和柴恪交换眼色,最后还是摇头:“先把这一关过了再说吧,现在大家心思也不在这上边。”
徐光启暗自摇头,这一夜怕是不好过,要看京营的态度了。
还没等到天黑尽,就听得东城那边闹了起来,喊杀声,吆喝声,然后看到东边火光冲天。
惊得三人都是跑到了文渊阁外,向东面眺望,一边忙不迭地遣人去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那边去打探消息,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难道边军入城还是开始烧杀掳掠起来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局面就最糟糕不过了。
东边思成坊和黄华坊起火了,而且局势迅速乱了起来,五城兵马司和巡捕营正在全力抓捕纵火生乱者,传回来的消息是城中白莲乱党趁机起事。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除了内阁三位外,练国事、韩爌、孙承宗、孙居相、李邦华、朱国祯等人都已经赶到了文渊阁中,等候着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那边的消息。
“是有些蹊跷,哪有这么巧?不过也不太好说。”韩爌倒是没有一句话说死,“当初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