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母妃为何要用这么拙劣的手段。
回到梁地的第一天,赵廷暄无法入眠。
遂宁宫里,郑嬷嬷送走外甥,默默摇了摇头。
大郡主让她有机会就把老王妃做过的那些上不得台面的蠢事告诉二公子,她照做了。
明年二夫人就要嫁过来了,看老王妃这个反应,到时王府里还有得乱呢。
大郡主明年就要嫁去京城了,王妃虽然很有手段,可是老王妃毕竟是她的婆婆,她不能像大郡主做得那么绝,比如把老王妃软禁起来,那样的事,大郡主能做,王妃却不能。
郑嬷嬷叹了口气,等到大郡主离开梁地,她说什么也要荣休。
什么从小侍候的情分,她跟着聂氏这么多年,得到的还不如大郡主和王妃一年给的多。
大郡主给了她一座五十亩的小庄子,王妃给了她一间梁都的店面,只要儿孙不赌不嫖不创业,一家子就能吃喝不愁。
郑嬷嬷做梦就盼着荣休,收收租种种菜养养鸡带带孙子,不比陪着这个又蠢又坏又拎不清的老王妃强得多?
对了,今天给二公子递了话,这事一定要让大郡主知道。
几天后,郑嬷嬷的儿媳进府看她,凑到她耳边,低声说道:“阿娘,昨天我出去买菜,迎面来了一个人,往我的菜篮子里扔了个纸包,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个金锭子,足足十两重呢。”
儿媳妇可不相信会有四处扔金子的大傻子,就算真有,也不会让她遇到,她这辈子的福气,全都用在生孩子时的那颗老参上了。
没有大郡主赏的那颗老参,她可活不到现在,早就一尸两命了。
这事不用问,一定和婆婆有关系,她可不敢昧下来,婆婆早晚会知道,婆婆有钱,又认识贵人,她可不敢得罪。
没想到婆婆非但没有夸她诚实,反而叹了口气。
“阿娘,您咋不高兴呢?”
“唉,可惜你儿子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大郡主去京城。”
她可听说了,大郡主选了不少人带去京城,如果她的孙子也能跟着一起去该有多好
赵云暖并不知道郑嬷嬷的遗憾,她现在交出了军权,无事一身轻,除了筹备嫁妆,就没有其他事了。
只是赵廷暄的亲事,还是让她有些膈应。
这门亲事,十有八九是聂氏求来的。
当然,聂氏求的不一定是长岭县主,但肯定是出身高、身份高的贵女。
赵云暖从郑嬷嬷那里打听到,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