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这温热平和的言语,仿佛不再寒冷。
“总会有人追逐薪火前行,你是其中一盏,而我”
“亦是烛火一支。”
齐地,临淄,稷下。
距离季秋离去,已经过了极为漫长的一段时间。
但有关于他的‘名’,非但没有因此在学宫落没,反而越发昌盛起来。
因为季秋的缘故,兵家的几位集大成者觅得了前路,那位被称为‘兵圣’的存在,更是一拳轰开桎梏,集两法之精要,铸兵书一卷,为当代天下武夫兵者,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开一道!
随之而来的,就是季秋的名望更甚。
有人甚至将他与兵家初祖相提并论,称他为武圣,寓意开辟武道前路之人!
同一时间,当季秋在赵地证道法相,横压赵五灵,参与战争祭典,扶持秦政登位的讯息,一并入了稷下时
这座与姜齐以及诸位神血后裔愈发交恶的稷下学宫,终于沸腾了。
藏书室。
当那白眉闭目,道法自然几乎与浩瀚书海融为一体的老者睁开眼来。
他感受着今日不同于以往的氛围。
那张面无表情的脸,轻轻点头:
“入道了么?”
“孺子可教,后生可畏。”
随即,再度陷入沉寂。
而在这古朴的朱红木楼外,沿着那长廊古道一路直至尽头,石亭内有三人对坐。
学宫的祭酒孟轲,将温热的茶水一一倒入,随后看向眼前二人:
“两位先生,可是真的想好了?”
联想起近些时日,自三晋之赵传来的消息,哪怕孟轲历经沉浮,曾遍游七国,亦是不免震惊。
本以为,离去几年后,曾于稷下蟾宫折桂,惊鸿一现的季秋,能成就亚圣就已是惊世骇俗的了。
却没想到,更令人震撼的还在后面。
他与百家另外三尊非是稷下一脉的圣者,一同送葬了赵武王雍,并且收了阴阳家测算的天命之人为弟子,将其一力扶持,登上了王的位置!
什么小说家杜撰的史诗传记?
孟轲闻得后的第一瞬是不信。
但当季秋捎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