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元朝末年,至正帝(元顺帝)昏庸无道,致使朝纲混乱、奸佞当权,对民间搜刮无度,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一般,加之水灾、蝗灾、瘟灾……接连不断,百姓们家园尽毁,死难者不计其数!
\n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n
为求活命,饥民们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的残暴统治,而在残酷的起义战争中,中原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豪杰人物,其中又以出身淮右、当过和尚的朱元璋最为杰出了。
\n
朱元璋雄才大略,善于用兵,更善于驾驭人才,只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扫平各路枭雄,推翻暴元统治,建立了幅员万里的大明帝国!
\n
建立大明帝国之后,为了防止退居北方的蒙元势力卷土重来,太祖—朱元璋亲自下旨: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全长一万六千余里的北部边防线上,依次设置了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大军事要塞,号称‘九边九镇’,并驻扎了大量的精兵强将,以保卫中原内地的安全!
\n
而在九镇当中,又以位于陕西北部的榆林镇最出名了。
\n
榆林镇,下辖榆林左、中、右三卫,以及镇羌、定边、归德三个守御千户所,防区东西长一千二百余里、南北宽三百余里,扼守着西北地区的咽喉要害,战事极为频繁,故而又有‘西北第一雄镇’之称!
\n
榆林地区的子弟兵,更是以‘吃苦耐劳、勇猛强悍,打起仗来不要命’而闻名天下!
\n
故而大明帝国建立以来,朝廷多次征调榆林子弟从军,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也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n
……
\n
崇祯元年—三月初三—晴!
\n
榆林右卫—镇北千户所—七杀堡!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