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苏州。
\n
“什么普通话不普通话,我从小就在bj那边出生,对家乡的了解不多,爷爷奶奶还在的时候,跟着他们回家看看……”导演陷入了回忆,无奈的叹了口气。
\n
“我好歹还能听懂老家的话,孩子他们那一代别说说了,听都听不懂了。”
\n
“哎……”
\n
话题有些沉重。
\n
普通话很好。可方言背后牵扯的却是无尽的乡愁与乡情。
\n
是融不进的这里,也是淡出去的那里。
\n
“您们这个地方还是不错的,比我们这东奔西跑的踏实多了。”
\n
“那哪比得了你们挣的呀?”陈伯伯拉过一把椅子,打开了话匣,“我们这是生活,你们那是理想。”
\n
“哈哈哈哈哈……”
\n
导演被陈伯伯的比喻逗笑了。
\n
“什么理想不理想?不都是为了好好活着。”
\n
陈伯伯和周导演的话题,汪明月自觉有些插不进去,站在一旁听着……这属于老一辈们,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n
很难能可贵的机会,看见两代人之间观念的不同——对于想要潜心创作的人来讲,对于汪明月来讲,可以联想到很多事。
\n
联想到这个时代的变化,联想到这个厂子的变化,联想到那把曾经可望不可即,如今又近在咫尺的檀香扇的变化。
\n
“说起来这扇子不便宜,倒也有道理,您们做一把也花不少功夫……没个十天半拉月下不来吧。”
\n
周导演说话是带着京腔的,自幼长在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