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下暴晒干燥,确保无菌。这是杜绝杂菌污染的第一步。
\n
严格筛选原料:他没有动用储藏洞深处兽皮包裹里的新苦腥豆,而是取用了另一小部分新鲜、干燥、品相完好的普通豆类(与第一次***的豆子同种,但状态绝佳)。他仔细检查每一颗豆子,剔除任何有虫蛀、破损或可疑斑点的。
\n
预处理豆子:凌渊将选好的豆子先用清水快速淘洗掉浮尘,然后放入陶缸中,加入足量的沸水,滚烫的沸水不仅能进一步杀菌,还能使豆子表面蛋白质轻微变性,可能更利于后续发酵菌的定植。他盖上盖子(暂不加水封),让豆子在沸水中浸泡了小半天,直到豆子吸水膨胀,变得饱满。
\n
沥干与冷却:将沸水小心倒掉(避免烫伤),把膨胀的豆子均匀摊开在一块干净、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大石板上,让其自然冷却并沥干多余水分。这一步至关重要,必须让豆子表面干燥、微潮但不带游离水珠,否则湿度过大易生杂菌。
\n
精准控盐:凌渊取来纯净的岩盐块,这次他更加精细。他用石杵将盐块研磨成介于粗粒和细粉之间的中等颗粒。盐量也经过估算:他取沥干冷却后的豆子重量约三分之一量的盐。将盐粒均匀、充分地揉搓进每一颗豆子的表面。盐粒附着在微潮的豆子表面,既能防腐抑杂菌,又能提供渗透压环境。
\n
入缸与密封:将盐渍好的豆子小心地倒入彻底干燥的陶缸中,只装了约七分满,留出空间给发酵产生的气体。然后,他拿起那个带着凹槽的厚重陶盖,稳稳盖在缸口,用力压实,确保结合紧密。最后,取来清水,缓缓注入盖子边缘的凹槽中,直到形成一圈完整的水封。
\n
安置环境:凌渊将这个承载着希望的陶缸,郑重地搬进了储藏洞最深处、温度最为恒定(相对阴凉)、避光、干燥、且远离其他食物的专属角落。这里的环境,远比之前石头缸的位置更稳定、更理想。
\n
做完这一切,凌渊轻轻拍了拍冰凉的陶缸壁,如同在鼓励一个初生的婴儿。
\n
“这次能行吗?”阿璃轻声问,看着那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