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教学地点就选在溪边资源丰富的竹林旁。凌渊首先强调了选材:“竹子是关键,要老竹,够厚实,够韧”他指着旁边几根表皮青翠、竹节细密的嫩竹,“这种不行,太嫩,容易裂”。
\n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立刻理解“老竹”的含义。一个心急的年轻战士图快,就近砍了一根看着顺眼的青翠嫩竹,兴冲冲地按照凌渊的示范,用石刀纵向劈砍。“咔嚓”一声脆响,竹筒应声裂开,不是整齐的两半,而是崩成了好几片不规则的碎片。他拿着裂开的竹子,看着凌渊手中完好厚实的老竹筒,挠了挠头,一脸茫然和沮丧:“这,这怎么这么脆”
\n
“看竹皮颜色,深些的好。听声音,敲着闷实的好”凌渊耐心解释,拿起一根符合标准的老竹示范劈砍的力度和角度。
\n
好不容易选好了竹材,劈出了合格的筒身(a段)和用来做蒸格的竹条(b段),接下来是编织蒸格——这是核心,也是最大的难点。
\n
凌渊将劈好的竹条分给大家,亲自示范如何纵横交错地编织。他手指灵巧地翻飞,坚韧的藤条在关键节点穿梭捆扎,一个紧密、稳固的圆形网格渐渐成型。
\n
但轮到其他人动手时,问题接踵而至。
\n
“哎呀”一个战士力气用大了,刚编了一半的网格在他手下发出“噼啪”的哀鸣,几根竹条应声断裂。
\n
另一个战士则小心翼翼,但编织得过于松散,网格孔隙大小不一,歪歪扭扭。他试着拎起来晃了晃,整个网格像软塌塌的蜘蛛网一样变形下垂,根本无法承重。“这,这托不住肉啊”他苦着脸。
\n
还有人手忙脚乱地捆扎藤条,要么没捆紧,网格一动就散架;要么捆得太死,把竹条勒变了形。
\n
凌渊穿梭在众人之间,不断纠正:“力道要匀,交叉点一定要压实,藤条捆扎要绕十字,固定牢靠,对,这里再加一道…不是这样,松了,重来”看着地上散落的断竹条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