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短暂的交会后,仍走向各自截然不同的人生。
她,萍踪无定,四海漂泊。
她,困锁愁城,寸步难行。
快乐之于她,从此是很难了。纵使冯子健不出现在她面前,一颗被缚的心,足以告知她失了自由的事实。
没有自由,又怎会开心?
*9*9*9
新婚不出十天,便广邀诗友谈诗论文的人已是少见。新娘子的美名若轰动一时,这种做法更启人疑窦。
冯子健于成婚第八日,遍邀金陵城中稍有文名的书生儒士。
卿家富可敌国,却无人入仕途。他要与之为敌,惟有从此入手。
笔而他的宴客名单中,头一名贵客,便是出身世族,其父位极人臣,亲族皆各司要职的前届解元乔璇。
三年前秋试揭晓,乔璇轻取头魁。人人皆言他当时若进京赴试,定可三元及第,连续夺下会元,殿元之名,成为本朝最年轻英俊的状元郎。偏偏那一年皇帝老子与他过不去,点了他家老头当主考官,乔璇退场避嫌,这一耽搁,便是三年。
那一届的状元郎,是长他五岁的河南卫清砚,三年来由翰林院修撰的文职,转调握有实权的户部,兼太子侍读,直到今秋,飞升兵部侍郎,窜升势头之快之猛,均令人瞠目。尤其他毫无背景,全凭真本事让皇帝对他欣赏有加,大加提拨,更令朝中一干大佬不得不自备手巾拭汗,频呼“后生可畏”
相较之下,乔璇三年来韬光隐晦,愈形黯然失色,连他“五岁吟诗,六岁能赋,七岁滔滔千言皆成奇文”的辉煌往事都被人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