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跟大明相提并论。
\n
老朱与太子标笑呵呵地看着他们,倒也没有急着开口。
\n
等到朱高炽酒足饭饱后,太子标这才追问道:“炽儿,说吧,你小子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n
倭国确实被打下来了,而且现在也成了大明的奴隶国。
\n
但是大明想要开发倭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n
其一就是倭国境内汉人子民太少,根本不适合布政,再者倭人顽劣如虎狼,既无教化之念,又乏耕作之能,若强行设布政司,恐成烫手山芋。
\n
其二就是倭国生产技术太过落后,就比如采矿工艺,倭国的土地贫瘠多山,稻米产量不足江南十之一二,百姓至今还用着石制农具。更要命的是,那些被称作“银山”的矿脉深处,矿工竟用藤筐运矿,以油灯照明,开采效率不及大明官窑的三成。
\n
即便倭奴性命如草芥,靠人命堆积的产量也远远跟不上国库需求。
\n
其三,倭人将大明视为侵略者,怀恨在心,将其当作不共戴天的仇敌。若大明欲彻底驯服倭国,非但需常年驻军守卫,还需移民前往开疆拓土,否则便如捧着金饭碗讨饭,不得其法。
\n
然而,迁徙民众,绝非易事。
\n
中华儿女,重视故土,只要尚存生机,便无人愿意离乡背井,更何况是远赴那未知的海外荒蛮之地。
\n
一旦成行,此生能否归来,也未可知。
\n
叶落归根,狐死首丘,这乃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信仰。
\n
因此,动员百姓迁徙,实乃一大难题。
\n
其实按照老朱的想法,压根就看不上这倭国,等到打下了辽东,直接撤军就是,何必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