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了摇头。
\n
“这儿是金陵龙脉所在,士绅扎堆的膏腴之地,你想在此圈地建厂,只怕不容易啊!”
\n
栖霞山起初名不见经传,自南朝时起,栖霞山因寺而出名,成为佛教圣地。
\n
南齐时,平原人明僧绍,将其宅院“栖霞精舍”赠予法度禅师,法度将院改建为寺,并命名为“栖霞寺”,摄山也因寺得名“栖霞山”,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佛教子弟前去朝圣拜谒。
\n
如此一来,栖霞镇也就成了人文荟萃之地,聚集了大批士绅缙绅。
\n
“这栖霞镇里,有一积善之家,那就是栖霞宋氏!”
\n
太子标看向朱高炽,沉声道:“宋氏在前宋朝就出了多位进士,子孙多为官,在元朝时,甚至列入朝班,至我大明,也声名赫赫的栖霞宋氏。”
\n
“宋氏耕读传家,家风严正,多有善举,比如修路造桥、开棚施粥等等……主要是宋氏置办义田,将栖霞镇所有田地全都买下后,作为义田分给族里村人耕种,如遇灾荒,减租免征,并开义仓赈济……栖霞镇现在,没地了!”
\n
听完太子标的解释,朱高炽神情顿时就变得古怪了起来。
\n
他盯着图上蜿蜒的长江水道,喉结动了动。
\n
栖霞渡口那几个字烫得他手心发痒——水路直通运河,往南能到苏杭,往北能进京城,这可是天生的商路咽喉。
\n
但太子标接下来的话,让他后槽牙咬得发酸:“现在全镇百姓都租种宋氏的义田,遇上灾年还能免租。你想在此圈地建厂?除非宋氏自己松口。”
\n
呵呵,积善之家?
\n
好一个积善之家!
\n
“知道了。”朱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