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杨卿若走,勿阻;若留,必厚待。'“长孙太后目光如炬,“你...可是找到归途了?“
\n
杨世民震惊无言。昨夜观星之事,太后如何得知?
\n
“不必惊讶。“太后微笑,“你改良的观星仪,本就是为'观天外之天'而造。李淳风前夜观星,见紫微垣异动,推算出有'天人归途'现世。“
\n
她取出一本手札:“此乃哀家与先帝十年观察所得。从你初献土豆,到后来种种神异...我们早知你非凡世之人。“
\n
杨世民翻开手札,里面详细记录了他所有“不合时宜“的言行,甚至画有显微镜、蒸汽机的草图。最后一页写着李世民的朱批:“此子天授,当善用之。“
\n
“先帝视你如子侄。“太后轻声道,“哀家亦然。但若你心念故土...“她顿了顿,“三日后子时,观星台顶,或有答案。“
\n
浑浑噩噩回到府中,杨世民将自己关进书房。案头摆着两份文书:一份是《贞观法典》草案,他呕心沥血编纂的治国纲领;另一份是《格物全书》提纲,记载着十年来的科技积累。
\n
“爹爹!“小儿女推门而入。雨泽举着一架小风车:“看!学堂比赛我得了头名!“梦玥则捧着自制的小算盘:“娘亲夸我算得又快又好!“
\n
杨世民将两个孩子拥入怀中,泪水无声滑落。这十年,他早已在此生根。
\n
深夜,卢珊静静坐在他身旁:“太后告诉我了...你可是要走?“
\n
“我不知道...“杨世民痛苦地抱住头,“那里有我的父母、师长...但这里有你和孩子,有我们共同建立的一切...“
\n
卢珊握住他的手:“还记得你教我唱的那首歌吗?'此心安处是吾乡'。你若走,我带孩子随你;你若留,我生死相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