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浪费。
\n
苏傾离再次出手。她借鉴了前世中一些古老建筑中“火炕”和“暖气墙”的原理,并结合了基础的热力学知识,亲自设计并指导工匠们,在庄园的空地上,建造了数座用青砖和特殊耐火泥土砌成的、如同巨大蜂巢般的“热力循环烘干房”!
\n
这些烘干房内部被隔成数层,每一层都铺设着可以通风的竹制网格。房子的最底部,是一个密闭的燃烧室,专门用来燃烧无烟的优质木炭。
\n
其原理,便是利用燃烧产生的热空气在密闭空间内自然上升、冷空气则会下沉补充的对流原理,在整个烘干房内,形成一股持续不断的、干燥而温和的热风循环!从而以一种比日晒快上数倍、且不受天气影响的方式,将那些潮湿的药材,进行快速而均匀的烘干!
\n
当第一批潮湿的药材被送入烘干房,仅仅过了不到一日的时间,便被取出来时,那种恰到好处的干燥程度和依旧醇厚浓郁的药香,再次让所有的老药工们为之震惊!
\n
如果说,“水力连磨”展现的是“鬼斧神工”的力量,那么这“烘干房”,展现的便是掌控自然之力的智慧!
\n
在解决了生产效率的瓶颈之后,苏傾离又开始着手进行最关键的“标准化”革命!
\n
她让秦家的陶工和铁匠,烧制了大量规格完全统一的陶罐、铜锅。又用最稳定的金属,制作了数十个极其精密的、以“两”之下的“钱”、“分”、“厘”为单位的杠杆式天平!
\n
从此以后,“秦氏军药坊”出产的所有药品,其配方中的剂量,不再是“少许”、“一把”、“一撮”这种模糊不清的描述,而是精确到“毫厘”的、不容更改的标准化数据!
\n
她甚至还为不同的药品,设计了不同颜色和标记的油纸包装,并在上面用木戳印上了药品的名称、功效、以及简单的用法用量和“生产日期”!
\n
这种超前了近千年的“标准化生产与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