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死物来说,却又不够长,远不足以让它们成精,否则博物馆早就被古董精怪攻占了。
\n
这坛子能够得道,却是因为体内有一道火灵的缘故。
\n
火为五行精气之一,天生便有道缘。古人就认为火灾是火焰为怪而引发的,甚至于《博物志》中还有记载,“火之怪为宋无忌”,不过这宋无忌其实是秦汉年间的一个修士,却不知是怎么被传成火精的。
\n
此外,一些贮火的器具也可能成精作怪。如眼前这个腌菜坛子,其道行便得自于火行。因陶瓷淬生于烈火,天生便以火为法。
\n
想来这坛子是烧制时就得了火灵,后面历经数百年,慢慢成了气候。它原来在金记那腌菜看不出端倪,只需等有了道体便可离开。偏生前些日子,机缘巧合被谢坤则买了过来,放在了餐厅里。
\n
火精吞火修炼,这餐厅里的火,自然是来自于厨房。因而自坛子到来以后,厨房的火候便频繁出现问题,刚出锅的菜品转眼就冷掉,也都是火气被坛子所吞之故。
\n
不过这火精尚未化形,道行不深,吞火量也不算太大,通常情况下还真不容易发现。但颜京体质特殊,火精刚才以他为媒,却是将那碗金汤鱼的火气瞬间吸收殆尽,这才引起了师蓬蓬的警觉。
\n
“原来是这样。”谢坤则恍然大悟之余,却也有些哭笑不得。一方面欣慰金记不愧是百年老字号,童叟无欺,一方面又犯起了难,这坛子倒是真有来历,他却无论如何都不敢留了。
\n
“这简单。”师蓬蓬说道,“你可以捐给国家博物馆,那都是老物件,他们有经验。或者交给我,我送到我们老师那边处置。”
\n
谢坤则想起师蓬蓬刚才驱邪的飒爽英姿,不禁对她的师承心生好奇,一脸尊敬地问,“说起来,还不知师小姐是哪个道派的?”
\n
师蓬蓬:“哦,我毕业于两仪学院。”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