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趁早滚回沈家去。”
\n
“准”
\n
龙座上一个字轻飘飘落下,朝堂的一场围猎拉开序幕。
\n
燕烬支着下巴,饶有兴味地看着那道清瘦身影。
\n
晨光为那人镀了层金边,倒像是尊易碎的琉璃像。
\n
……
\n
“《山河志》载,天枢三年大旱成因几何?”
\n
……
\n
“祭祀礼制中,三牲摆放有何讲究?”
\n
……
\n
考问如疾风骤雨,从诗赋典籍问到天文历法。
\n
青禾嗓音清朗,每个答案都挑不出错,掷地有声。
\n
渐渐地,嘲讽的私语变成了惊异的沉默。
\n
几位尚书大人对视一眼,工部尚书开始发难,“那你说说,江南水患该如何根治?”
\n
青禾不慌不忙:“筑堤不如疏浚。臣建议开凿新渠,引水分流。”
\n
“纸上谈兵谁不会?”兵部尚书冷哼,“真要实施起来……”
\n
“沈家曾在江南试行此法。”青禾平静地打断,“当年水患减轻五成。”
\n
“在沈家记事中,均有记载。”
\n
朝堂哑口无言,区区沈家记事,竟然比史书记载的更全。
\n
毕竟如今的史书上,可没有提到,江南水患的缓解之法,此法还如此颇具成效。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